很快,一抹紫红的颜色会以迅雷一般的速度,从一个摊位、两个摊位,到席卷整个菜市场、整个,然后出现在各家各户的餐桌上。
大火糅合了的清香柔润与油盐香气,或清炒,或佐以腊肉、豆豉,只要上桌,总能被扫荡一空。
武汉人对于菜苔,向来是乐于买单的。对于武汉人来说,这是一种美味的情怀。
洪山菜苔自古便为蔬菜中的佳品。在历史长河中,垂青洪山菜苔者,不仅有普通百姓,还有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、文人墨客。
史载早在盛唐时期,洪山菜苔即被封为“金殿玉菜”,列为贡品。后成为历代向皇帝进贡的湖北特产。

洪山菜苔本名芸苔菜,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历书《夏小正》即有“正月采芸,二月荣芸”的记述。它俗称油菜,红色者称为红油菜,喜低温,秋植冬撷,可以多次采撷,且越采越肥。
东晋王嘉的《拾遗记》也有记述:“芸有三种,色紫者为上蔬,味辛;色黄者为中蔬,味甘;色青者为下蔬,味咸。常供御膳及宗庙祭祀。”
洪山菜苔主产地位于武汉洪山区一带,与武昌鱼并称楚天两大名菜。
洪山菜苔产量少,不仅是因为菜苔离开原产地特有的红黄土壤后会失去其甜美的风味,也因为盛产洪山菜苔的洪山村现已逐步被城市包围吞噬。相关政府部门也在积极保护这片产地。